她从来都不相信这世上有绝对万全的防护,稚唯仗着系统也不敢肯定从她手中传出去的汤药丸剂,就一定安全可靠。
除非她制完药后,半点不停留,一路不假人手,亲自递给秦始皇,再看着他服用。
原本咸阳宫廷里的试药人是由太医官署精挑细选出来的、固定的一群宫人。
可“是药二分毒”
,就算每天喝补药,人都要喝废了。
于是稚唯找了个机会向秦始皇谏言,让宫人们以后自愿报名试药。
跟秦始皇提意见,理由自然不能偏向宫人。
稚唯便说:“长期喝药的人体质会生变化,这样试出来的药效是不准的。或许本来安全的药,让这些人一喝反倒治病,又或许本来有毒的药物,他们喝进体内却毫无变化。”
“另外,与其寻找身体健康的宫人来试药,不如直接找有相同或类似疾病的宫人来试药,反倒能看出作用。”
秦始皇最后只答应了一半,允许宫人自愿报名试药,侍卫和太医需要提前几日仔细核查,确认健康无恙后即可。
稚唯也没有执着。
找具有相应疾病的宫人,确实有暴露帝王健康状况的风险。
但凡事都有例外。
比如这次。
听完辛夷的解释,稚唯大致理清楚了前因后果。
古代所谓的远行、旅游,一点儿都不舒适。
少府虽然应用橡胶改进了帝王座驾,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马车行路时的震荡。
秦始皇的车厢内部空间大得像间屋子,还能隔出前后二室,可对于长久生活在宽敞宫室里的帝王来说,仍然非常逼仄,隔音相对来说也不好。
至于帐篷,一般是在某一地停留多日,或者需要举行仪式,才会费力搭起,否则浪费时间,也不安全。
好
歹遇到危险的时候,马车比较灵活,可以直接走,可帐篷就只能靠卫士守护。
在这样的前提下,秦始皇这个卷王还要在车内每日接见朝臣、处理政务,看书写字,偶尔巡视沿途县城……
白日精神的疲倦,再加上年纪变大,觉浅,睡不好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帝王不是铁人,朝臣不是瞎子。
秦始皇脸色不好看,亲信重臣当然要关怀一番。
一时失眠睡不好,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,秦始皇没有过多隐瞒,故而亲信重臣都知道。
蒙恬还特意当着秦始皇的面,询问过随侍一旁的夏稚唯和夏无且此事。
“二夏”
都很无语。
医官开的是安神汤,不是迷魂汤,不可能一剂、两剂药下去,就能完全让秦始皇失眠的症状消失啊。
“它总要有个过程啊!”
自觉被质疑医术和医德的太医丞,气得想殴打郎中令,又因为在陛下面前不得不忍耐。
蒙恬连忙行礼致歉。
稚唯适时地补充道:“药物总是因人而异,陛下这几日喝的药,臣等一直在进行修改调整,这两日就能完善。”
“对,”
夏无且接口道,“夏女官前段时间在宫中进行了安神汤的试药,有很大的心得。昨日陛下喝的药正是夏女官调整的,今日便觉得头痛减轻,说明这个方向是对的。臣等一定会尽快找到更合适的药方。”
太医丞的言下之意就是,如果眼下这剂方药调整后还是不行,大不了就再换一个!
反正夏稚唯多的是药方!
稚唯:“……”
又想起生在曲台宫侧殿的“惊魂之夜”
——她造的孽啊!
稚唯知道夏无且是想给她在秦始皇面前表功。
感谢太医丞!
下次不要了!
总而言之,言而总之。
稚唯在公子扶苏马车上“誊抄律法”
之余,通过和夏无且等几位太医的研讨和试药,最终确定了给秦始皇的最佳安神药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