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王建伟之前预算,原本被压缩到ooo元之后,倒也算是够用的,既然余杭又不用去了,这笔费用就显得宽裕了很多,就笑着道“差不多、差不多!”
“还有什么问题?”
“我还想再争取一下,能不能再派一个人过去,我们两个人去谈业务,会方便些……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张彦松喝了口茶,没有说话。
王建伟只好继续道“张哥,两个人谈业务,一是有个商量,二是两个人出差,如果请客户吃饭,花销上……”
“呵呵呵”
张彦松放下手里的茶杯,笑呵呵的道:“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吧建伟!你这次出差,差旅按补贴走,请客吃饭的费用在外再实报实销,额度你自己把握就行——再说了,其实我就负责北都地区,按说你们做外地市场的都该归董事长直管,只是这次董事长非要让咱们俩一起做,现在我又离不开,只好就你自己先打前站吧”
王建伟听明白了,怪不得前两天董事长张彦惠听自己汇报出差预算后,笑呵呵的对自己说“我觉得挺好,你再找彦松经理聊聊,听听他有什么想法没有……”
,而且张彦松最近的确经常过问关于金陵市场的事。
“那可真是太好了”
,其实,张彦松说的‘一起做金陵市场’这件事,到底是不是好事,王建伟一时判断不出来,但既然张彦松说了‘一起做’,自己必定是要先有一个‘态度’的——“经理你放心,这个前站我一定做得扎扎实实的——”
说完,王建伟就往前微微探了探身子,继续道“张哥,那你可得好好帮我再分析分析,我应该先找哪家去谈,这第一家谈的,都需要注意什么?”
……
“这第一家嘛”
张彦松直了直身子,一边想着一边道“你最好是先找被划到‘第二梯队’里的客户,业务谈得越简单越好,主要是要了解当地的市场状况,如果能聊聊其他客户就更好了,最好能吃顿饭……”
俩人聊了很长时间,王建伟问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,张彦松就一个接一个耐心的解答,王建伟问的问题不做作,也不突兀,总是顺着张彦松解答上一个问题的时候一边引导着一边引下一个问,而张彦松对每个问题又都不敷衍,总是从实战的角度进行解答。
对于王建伟来说,他的很多疑问,其实内心是有答案的,但还是很客气、很恭敬地进行了‘请教’,最初王建伟觉得自己真是有些‘明知故问’,所以又偶尔的会把‘请教’变成‘探讨’,比如把‘客户说请客,该不该去争?’的问题,换成‘谁请谁不重要,先确定能一起吃饭,再确定是否买单?’。
既然变成了‘探讨’,张彦松给出了的意见,也基本和王建伟想得差不多,但还是有些新的内容,也是让王建伟很受益,王建伟不由得想‘如此看来,‘明知故问’也是应该的,虽然认为自己是‘明知’,但可能并不‘知’,所以如果自己原本就是用谦虚的态度问询,那么‘明知故问’应该称作‘谦虚求教’。而这其中的重点区别,就是如何提问,以及怎么提问。
当然,王建伟深有体会的是——提出一个‘好’问题,实在是太难了。
你所提的这个问题,先要让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觉得你不是个‘小白’。
——也就是说,你不是外行,比如做过商贸的从来不会问‘卖的话要加几个点?’,卖电脑的人绝对不会问客户“你觉得哪个配置好?”
,卖红酒的绝对不会问“什么是赤霞珠?”
,经常出差的人绝对不会问“吃住怎么解决?”
,要去见大客户的业务经理肯定不会问“合同怎么签?”
,做代用墨盒的王建伟当然也不会傻到询问“客户只认原装墨盒怎么办?”
——因为这些都是行业内的常识,如果你只是为了‘找些聊天的话题’,那么这类的问题千万是不能问的,你会让别人觉得:你不专业——你不是干这个的!或者,你——没有——认真干这一行!
如果你真是个‘小白’,王建伟觉得,这也还行,那就坦诚地提问,不怕被别人笑话,正所谓‘舍脸即是要脸、怕丢脸反倒是最大的丢脸’。
这让王建伟想起自己在镇里上班时,一位镇里武装部的同事聊起的一件事来——话说他有一个转了几个弯的远房亲戚,家里有个初中毕业的儿子,没能考上高中,恰逢招兵入伍,就找到了他,也要参军入伍,他就想先见见本人再说,可又不好那小伙子带到家里,也不好直接在镇里见面,就先约在镇里的一个小饭馆见面,结果一见到那小伙子,可是长得健壮,就很满意,饭还没有吃就冲着他道:‘现在就去告诉你爸妈,参军的事包在我身上,吃过饭我就带你去县里体检,只要体检过了,我立刻办’,说完就甩给那小伙子一张ic电话卡,道:“去打电话说一声,免得家里惦记”
。小伙子接过电话卡,什么都没说就出去了,可等了好半天却没见人回来,他只好喊来服务员,问:“和我来这里的那个小伙子你看到了吗?”
,服务员道“就在楼下呢,在ic卡电话机那边一直转圈儿,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?”
。“嗨!”
,武装部的这个同事只好道:“你去帮他插卡打个电话吧……”
事后,那位武装部的同事很是感慨,说了句“都说‘不耻下问、不耻下问’,好像是在说一个高高在上的人,要听取底层人的意见——要‘下问’,可是我反倒觉得不是这么回事,重要的不是‘下问’,反倒应该是‘不耻’两个字——哎可惜那么个小伙子喽,既不机灵,也没问”
……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聊过了是不是‘小白’的问题,接下来就是——你问的问题要‘有所指’,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问,切莫缥缈空泛,诸如“客户不见我怎么办?”
、“客户嫌贵怎么办?”
,或者“ta不喜欢我,怎么办?”
……这些问题不但空泛,而且听起来太傻了——不是问题,反倒是更像牢骚。
问问题,一定是要解决遇到的实际困惑,比如:“如果去拜访了客户几次了,却一直被前台拦着,怎么过客户公司前台这一关?”